他山之石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皇冠喷泉

芝加哥千禧公园鸟瞰图

 

  内容提要: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站在延展公共艺术视野的角度,强调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整体介入,重新审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城市空间的关系。从而从社会、文化、环境、历史的角度,探讨当代公共艺术营造新城市文化的诸多可能性。
  引言:
  如果说工业化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经济”的话,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可以说是“文化”。那么未来的城市文化将如何体现呢?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艺术已全面进入社会日常生活,或者说公共生活逐渐走向了艺术化。城市是市民的共居地,是一个大的公共环境,将“公共”与“艺术”结合成特殊的领域,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艺术化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走向“公共”的“艺术”将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带来新的视野。
  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最终的目的并不是那些物质形态,而是为了满足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一个城市文化的意象。它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路径与场景,是通过物化的精神场引导人们熟悉、了解自己城市的文化坐标。公共艺术在营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景观的同时,也创造着城市的新文化,用人文精神滋润我们的生活。这种城市文化的精神场已经成为了城市风格的助推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全面实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就总体比例而言,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尚不足40%,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70%相比,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面对21世纪科技与资讯进步的挑战,可以肯定的是,在21世纪上半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将集中在中国大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化趋势已全面呈现,可以说,中国正经历着一个城市化进程的“大跃进”时期。
  然而,“大跃进”是一把双刃剑。要在几十年内完成几个世纪的进化过程,必然给现有的城市结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诸多方面造成一系列问题。城市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空前高速的城市建设抹去了许多城市的独立品格,而这种独立品格恰恰是与城市特有的都市文化息息相关的。
  我国的城市设计理念严重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速度。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经济充满活力是否就是健康的城市?城市规划是否等同于城市设计?我们反复思索一个问题——公共艺术在我国应以什么样的姿态介入城市生活,并通过这种艺术化空间的营造影响城市的人文体系建构,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城市文化复兴的契机
  1999年,英国“城市工作专题组”完成了一份题为《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的研究报告,它被称为“城市黄皮书”。在这份报告中,首次将“城市复兴”的意义提高到一个等同于“文艺复兴”的历史高度。
  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标志着世界性的城市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被称为一场深刻的“城市革命”。其核心就是“城市复兴”的理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在各个城市和地方,进行不懈的实践。该项目的负责人罗杰斯在报告的前言中说到:“要达到城市的复兴,并不仅仅关系到数字和比例,而是要创造一种人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和具有持久活力的城市生活。”
  欧洲的城市从重建、复兴到更新、再建,再到1990年代后的“城市复兴”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强调城市整体设计的核心作用,更注意历史文化与文脉的保存,并使之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中去。这些,都为公共艺术整体介入城市空间形态提供了理论支撑。
  2004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成果得出的核心结论是这样表述的:“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
  文化的积淀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增长的基础上的,如何在当下人为促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注入文化的灵魂,恢复城市的历史记忆,建立城市的人文与场域精神,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则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努力方向。由此可见,城市文化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近30年“大跃进”式的高速发展后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城市的规模将向质量转型,城市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氛围将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的重要依据 。
  新时期城市的环境需求带来全新的城市文化需求,城市开始将艺术和美作为目标。用艺术营造城市空间,令城市焕发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城市的美誉度,激发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和社区,这些需求使得公共艺术不得不从单纯的艺术领域中飞越出来,“美的城市建设成了当前城市文艺复兴的主题,并且城市建设由硬件时代逐步过渡到了软件时代”。[1]
  毫无疑问,这标志着在城市建设中,艺术家、雕塑家、景观设计师以及建筑师的作用更大、更重要了。他们必须从各自的单体到作向城市的整体战略靠拢,这是人类在城市发展史上的伟大回归。许多历史上的文化名城所营造出的城市景观,已经反映出城市形态整体性的特征,雅典的卫城是由雕塑家菲狄亚斯主持设计的,其建筑、雕塑、园林构成有机的联系,服从于一个大的视觉系统。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卡比多山改造工程则是以透视法则完成的。
  以艺术手段重塑城市尊严,讲述城市动人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代表着国家和城市的形象,体现着国家意识。
  公共艺术建立城市友善表情
  当下,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机遇区,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党的“十六大”和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确立了“创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凸显国家发展高度的目标、方针和路线。在此精神指导下出台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使各城市的发展驶入提速阶段。中国文化以及东方精神向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然而,在片面地追求经济指标与物质文明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淡忘了这宝贵的文化精髓。
  “文化”这个词在拉丁语中的原意是“市民”或“城市居民”,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文化本身是由人类的聚居而得到发展的。城市的发展记载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影响着社会总体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文化的发展也将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理念。如果说文化与城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文化就是创造和谐的原动力。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著的载体,它可以连接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增加城市的记忆;讲述城市的故事;满足城市人群的行为需求;创造新的城市文化传统;展示城市的友善表情。
  公共艺术—— 一种新的文化取向
  “公共艺术”不只是艺术问题,公共性才是其发生的前提,更牵涉到社会价值、都市更新、产业经济等诸多问题。当“公共艺术”(Public Art)一词在艺术体系内琅琅上口,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时,它所代表的已不仅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文化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由西方福利国家引入、强调艺术的公益性格、通过国家权力和立法机制建置而成的长期文化政策。但是,目前我们似乎仅关注于公共艺术职能范围的讨论,更多的是把它界定在一个较为宽泛的专业领域,没有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展开更多的解读。可见,“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价值在我国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扬。因此,“公共艺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还只被当作改变城市局部空间的文化快餐,更多的是被强制置入大众感官经验和日常生活的物件符号,城市居民往往成为被动审美的客体。
  阿伦特说:“从物理意义看,公共场所不仅仅指一个场所,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些人为了互相讨论问题而走在一起。”[2] “公共艺术”除了具有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于它的“公共性”。包括以艺术的介入改变公众的价值观,和以艺术为媒介建构或反省人与环境的关系等。这不只是超越符号性格、提供教化功能,关键的是经由人、公共艺术、环境、时间的接触和遇合,批判、质疑,或提出并思考新的文化价值。
  “一方面,公共艺术代表了一种愿望,试图以乌托邦的形态和场所强化观众对于艺术品、环境乃至世界的体验;另一方面,它又潜在地担当着现代主义的重任,试图颠覆和质疑各种固有的价值观和偏见。 ”(维维安?洛弗尔 Vivien Lovell)[3]
  由于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及人与人交流空间的转变,例如多媒体艺术、网络空间的存在,使公共艺术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元。相较于将公共艺术静态设置在城市空间的消极态度,当代公共艺术更重视其文化属性,强调“发生”的过程;因此,公共艺术就不仅是城市雕塑、壁画和城市空间中的物化的构筑体,它还是事件、展演、计划或诱生空间情节的都市文化孵化器。
  艺术该有怎样的发展?这些20世纪初摆在现代艺术家面前的课题,又重新摆在了当代艺术家面前。对传统艺术的反叛与继承,对生活的融合,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思考,对艺术媒介的广泛试验和探索都反映在一种新的艺术理念身上,这就是将公共、大众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的公共艺术理念。将公共、大众、艺术三者结合成一个新的综合领域是艺术走向大众的必然产物。
  艺术开始走向大众、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就是艺术”(波依斯),当代艺术越来越注重大众的参与,可以说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
  城市客厅——芝加哥千禧公园
  芝加哥千禧公园坐落于繁忙的密西根大道上,占地24英亩,长达一英里。这座被称为“芝加哥的前院”的千禧公园耗资47500万 美元,从1999年到2004年历时5年得以落成。
  千禧公园的建设虽然严重超支,但开幕的时候仍然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赞许,获奖无数,例如曾获“最佳公共空间”设计奖。这个占地24英亩的公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公共艺术项目,由露天剧场、过街云桥、雕塑、互动媒体构筑体、生态环境景观等组成。其设计原则强调数位科技、自然地景与亲民互动,新的芝加哥公共艺术指南图册将其作为向游人重点推介的区域,甚至成为芝加哥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客厅。
  《云门》卡普尔 Anish Kapoor
  出自英国艺术家卡普尔(Anish Kapoor) 之手的雕塑作品《云门》,被芝加哥人亲切称为“豆子”,成为人们驻足的艺术广场,镜面不锈钢的反射使人们与城市融为一体。
  杰?普立兹音乐厅(Jay Pritzker Pavilion)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
  建筑师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设计的杰?普立兹音乐厅(Jay Pritzker Pavilion),是一座能容纳1500人的露天音乐厅,舞台上端以雕塑的造型手法构建了富有张力棚顶,大型室外露天剧场则由纤细交错的钢构在大草坪上搭起网架天穹,营造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公共空间。而跨公路连接千禧公园和戴利两百周年纪念广场的蛇形BP桥(BP Bridge)也出自弗兰克?盖瑞之手。
  不锈钢蛇形桥体在材质、造型语言上与雕塑化的露天剧场舞台顶棚形成整体视觉呼应。
  跟芝加哥 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艺术作品——由西班牙艺术家普莱策(Jaume Plensa)设计的喷泉与影像幕墙结合的构筑体,露天广场的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
  2个大型的景象屏幕每小时变换6张芝加哥市民脸部表情的录影,为了采集这些影像资料,普莱策找了1000个芝加哥市民来当模特儿,以录影机拍摄下他们的表情,将这些动态的脸部表情投射到普莱策(Jaume Plensa)
  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
  高约15米,宽6米的玻璃砖叠砌而成的造型体上,随着画面的变化,时而有水流涓涓流淌,时而从人的嘴中吐出喷泉。2座构筑体南北各有1座,彼此遥遥对望,俨然成为芝加哥市民的图腾。这是采用互动媒体表达亲民情感的优秀公共艺术案例。
  艺术营造空间——纽约市炮台公园
  1983年宣布的炮台公园的艺术计划已经成为了公共艺术营造区域空间的典范,下曼哈顿新增的92英亩面积是为炮台公园设置的。
  这个纽约城市中最伟大的公共场所之一,全部建立在Hudson河畔的填充地上。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新街区拥有将近35英亩的花园、公园以及广场等公共场所,连接Battery公园城市的游憩场共同提供了这个国家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公共艺术项目之一,成为大型城市艺术空间和具有历史意义的纽约海滨的独一无二的开放空间景观。从当地的普通市民到具有权力的金融家以及蜂拥而至的旅游者,无不感受到该区域对自由女神像、Ellis岛、Hudson河及NewJersey海岸线的独特魅力。
  该项目有一个由艺术评论家、美术馆馆长、建筑师、艺术史学家组成的顾问团,S. Frucher市长是最终的决定者。
  炮台公园主管康里查于1985年将工作计划发布,他宣称这项工作将有别于以往艺术家与建筑师合作的模式,市府希望赋予艺术家更多的权利,让艺术家营造空间,而不是在既定的空间中让艺术家发挥。
  《南湾》创作于1984-1987,由艺术家Mary Miss 、建筑师Stanton Eckstut和园林建筑师Susan Child合作完成。
  居住在纽约的女艺术家Mary Miss的创作领域广泛,打破了雕塑、建筑、景观设计、装置艺术、摄影和绘画的界限,也因此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公共艺术家之一。评论家Eleanor Heartney对她在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角色曾经作过下述评论:“在Miss这样的前卫艺术家的努力之下,雕塑的界限,实际上是艺术的整个意义,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3]
这个作品由一个高架的观景台通过木桥连接探入海中的观景廊桥组合而成,将生态植物融于其中,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观景憩息的生态场。
  《上室》作者Ned Smyth 1987年
  Ned Smyth是定居在美国的雕塑家、马赛克艺术家,他对作品的解释是,美国人的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休息。这件艺术作品提供了可供人们参与的多种方式,中间设置了几个国际象棋平台,让人们可以和作品发生关系,从而能够坐下来,在滨海的阳光下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塔门》马丁?普里尔Martin Puryear(1995)马丁?普里尔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其作品因独特的形状、完美的技法和非凡的美感而闻名。高耸的两座不锈钢雕塑成为滨河区的标志物。
  《爱尔兰土豆大饥荒饥饿纪念》布赖恩?托雷 Brian Tolle
  Brian Tolle是世界知名的美国雕塑家和公共艺术家,善于从历史中寻找创作来源,目的是让公众了解引发1845-1852年的大饥荒事件,并鼓励公众为缓解世界饥荒作出努力。作品通过狭窄的隧道,在音响声中引导游人行进,再经过蜿蜒的上升步道缓缓走上二层平台。艺术家用爱尔兰石灰石化石和爱尔兰植物营造了一片发人深省的废墟景观。
  演绎城市大众文化——西雅图的“瑞秋猪”上街
  西雅图历年来一直是全世界“宜居城市”的标志之一,主要当然归因于城市本身的自然环境及居住条件。但是,西雅园的城市魅力更展现于一种贴近地方特质及社区精神的环境美学。在都市设计及公共艺术政策的联手打造下,饶富创意的公共艺术渗透到大众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自1970年代至今,西雅图的公共艺术已深入城市景观、公共文化等诸多方面,以艺术之名带动一般市民的活泼参与,俨然是城市面容最令人欣喜的表情。
  《瑞秋猪上街》(Rachel the Pig and the Parade)
  瑞秋猪(Rachel the Pig)诞生于1986年8月17日,是雕塑家Georgia Gerber根据1985年Island县展览会的冠军猪(重达750磅,名为瑞秋“Rachel” )制作的铸铜雕塑。
  在喧闹繁杂的街区市场,人们从嵌入地面并刻有文字的猪蹄印寻觅到瑞秋猪的身影。这一作品一经诞生即成为最受西雅图市民欢迎的公共艺术品之一,并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传统,每年以此为契机举行各种庆典活动。07年瑞秋猪将庆祝21岁生日,基金会发出了艺术创作邀请,将举行一系列活动,成为社区居民的文化节日。以瑞秋猪为原型制作的各种纪念品深受大众和旅游者的喜爱。
    艺术家在雕塑上设计了一个投币孔,用娱乐参与的方式募集资金,Pike Place市场基金会每年通过瑞秋猪筹集6000——9000美金,为市场所在社区的近1万低收入居民提供帮助。
  整体来说,西雅图的公共艺术政策朝向将“公有空间的艺术”扩张为“艺术介入公共空间”,亦即将公共艺术设置作为艺术介入空间的媒介,或将沉睡于环境与社区的文化情结借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让艺术的目的及作用延伸到城市的公共领域。实际是把“艺术点缀环境”延伸到“艺术营造环境的文化氛围”。当公共艺术的定位由公共空间的“艺术品”(Public Art Object)提升到多元的“公共艺术计划”(Public Art Project),艺术便成为了整合公共政策、城市及社区形象与城市文化运动的媒介。外在的艺术形式包容了更深刻的文化认同意义及对地域环境的文化诠释,而不仅是社会精英的艺术取向。
  当代公共艺术发展早已突破了“公有空间的艺术”的概念,对地域特点、历史文脉、大众文化、城市及社区的文化精神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更注重公共艺术背后的文化属性,而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的装饰物,因此也必然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1]樋口正一郎:《世界城市环境雕塑?欧洲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第197页
  [2]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8 第5章
  [3]刘茵茵:《公众艺术及模式:东方与西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第11页
  主要参考文献
  樋口正一郎:《世界城市环境雕塑?欧洲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茵茵:《公众艺术及模式:东方与西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纽约炮台公园http://www.batteryparkcity.org/
  芝加哥千禧公园http://www.millenniumpark.org/
  西雅图艺术文化办公室http://www2.seattle.gov/arts/
  台湾《公共艺术年鉴》1997-2002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
  《The Chicgo Public Art Guid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City of Chicago
  (王中: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页数: 共 1/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中国雕塑学会 CHINA SCULPTURE INSTITUTE    备案号:京ICP备12008679号 
微信号:china-sculpture